/资讯中心/趋势研究/资本抢滩背后:从P2P借贷到P2P交易

资本抢滩背后:从P2P借贷到P2P交易

发布时间:2014-07-28 分类:趋势研究

P2P借贷行业的强劲增长早已不是新鲜话题,但是2014年的情况却格外令人眼花缭乱:一方面是监管大限将至,一些老平台开始谨小慎微,尽力向“正规化”靠拢;另一方面新平台却依然层出不穷,上市公司、商业银行乃至一些国字头企业强力抢滩这一市场,全然是一副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劲头;与此同时,倒闭、跑路平台又时不时的敲击着大众的神经,使得人们对于P2P借贷行业的认识日益多样化。  

在这样一幅纷纷扰扰的景象中,有两个趋势耐人寻味。一个是面向企业的P2P借贷业务逐渐爆发,单笔上亿元的借款说明中国的P2P借贷已经突破小额、分散的定势,从服务于“得不到银行服务的客户”走向“银行服务得不好的客户”;第二个则是各种新资产的出现,供应链金融、典当、票据等纷纷开始借力P2P借贷,迈向网络资金与资产直接对接的大道。  

这两种趋势实际上指向了同一个目标:P2P资产交易平台。当下的P2P借贷平台逐渐超越单纯的小额借贷信息、资金撮合,它的外延大大扩展,成为各式各样资产交易的中介,或者说,它已经呈现出新型网络资产交易所的雏形。其特点是立足网络、面向网民、覆盖广泛、方便快捷,同时尽可能的保持了点对点、直接融资的交易结构。  

P2P借贷平台在我国数年的发展历史,已经大体上验证了这样一个互联网金融模式:它首先是一个小额资金的募集平台,数百万投资者每人几百、几千元的投资额汇集成一个数百亿元的资金供给;它其次是一个资产迁移平台,大量资产从线下迁移至线上,同样汇集成一个数百亿元的资产供给;它最终是一个资金与资产的匹配平台,由于购买偏好和资产类型都丰富多样,这种匹配显得格外简单、快捷,因而其市场一旦激活便可呈现快速增长,爆发潜力超乎想象。  

P2P借贷行业的爆发,及其向P2P资产交易的快速转化,与中国的国情密切相关。一方面市场上存在大量资金,这些资金的安全去处有限,形成堆积;另一方面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资产,这些资产常囿于流动性、流转政策的限制,同样形成堆积。两端的堆积形成畸形的投资市场和资产市场,双方的需求均不能得到满足,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,被视为顽疾。  

P2P借贷因其技术和交易结构的创新,加之在普惠金融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,得到默许和宽容,从而在局部上打破了金融体制的制约,得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。  

以P2P的结构和外形,探索各种网络化、扁平化、直接化的资产经营模式,将是越来越多的机构(包括金融机构)踏足P2P领域,进而超越P2P借贷的宏图大志。这种探索一旦成功,往往意味着背后上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的资产规模。它实质上是我国金融自由化在P2P框架下的单点突破,却隐藏着巨大的想象空间。  

从这个逻辑不难理解,时至今日仍有大量机构涌入P2P借贷领域的原因。同样不难理解风险投资、行业资本密集“示好”P2P借贷平台的理由。  

表面上来看,这些资本挑选的是一个一个的“赛车”,也注重对“赛车”性能的考量。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,这些“赛车”均有可能在瞬间变成“赛道”,成为独特的网络交易市场。P2P借贷平台强大的资金募集能力和增信能力将形成这一市场的基石。  

对于资本来说,在P2P资产交易趋势日益明朗的情况下,抢的早很可能就意味着抢的好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场资本的争夺暂时不会停止,甚至会愈演愈烈。短期内,唯一能够制约P2P交易发展的,恐怕只有即将落地的监管政策的宽容度。

(作者是零壹财经研究总监)

 

 

来源:零壹财经